当前位置:首页 > 虫鼠知识
黑翅土白蚁的认识
作者:aiqingyan | 时间:2019-11-17 08:41:39

黑翅土白蚁属土壤栖性白蚁,在土壤中筑巢,重点危害林木和农作物,有时也危害房屋建筑,但对堤坝的危害最为严重。在国内它重点分布于海南岛以北,河南洛阳以南,江苏沿海以东,西藏的东南部以西的广大区域。浙江是该种白蚁重点分布的区域之一。

其兵蚁体长5.4-6.0mm。头部暗黄色,腹部淡黄至灰白。头部毛被稀疏,胸、腹部有较密集的毛。左上颚齿齿尖斜朝向前。上唇舌形,沿侧边有1直立的长刚毛,端部约伸达上颚中段,未遮盖颚齿。触角16-17节,第2节长约等于第3节与第4节之和。后颏短粗,前端狭窄,略突向腹面。前胸前部和后部在两侧交角处各有一斜向后方的裂沟,前缘和后缘中央均有明显的凹刻。

有翅成虫体长连翅27.0-29.5mm。头背部及胸、腹部背面黑褐色,腹面棕黄色,上唇前半部橙红色,后半部淡橙色,中间有1条白色横纹,上唇前缘及侧缘呈白色透明,翅黑褐色。全身有浓密的毛。头圆形,复眼、单眼均为椭圆形。后唇基隆起,中央有纵缝将后唇基分成左右两半,前唇基与后唇基等长。前胸背板前宽后窄,前缘中央无明显缺刻,后缘中央向前方凹入,前胸背板中央淡色“+”形斑的两侧各有1圆形淡色点。翅长大,前翅鳞略大于后翅鳞。

工蚁体长约5mm。头部黄色,胸、腹部灰白色。头侧缘与后缘连成圆弧形,囟位于头顶中央,呈小圆形凹坑,后唇基显著隆起,中央有纵缝。触角17节,第2节长于第3节。

深圳白蚁防治公司的专业消杀除虫灭鼠技术人员发现黑翅土白蚁性喜欢湿怕渍,巢多选择在岗地,东南向坡地的高墩、陡坎、土壤丘等地势较高的地方。蚁巢较分散,蚁巢所在处地表常长出鸡土壤从菌。黑翅土白蚁生活史中缺补充生殖蚁,一个成熟的黑翅土白蚁巢群,一般以主巢腔为中心,在其周边布满几个、几十个、一些甚至达上百个卫星巢腔,并由四通八达的蚁道系统相连接,形成完整的巢腔系统。在巢腔内有菌圃,可培养大量真菌,同时也是许多微生物繁衍生活之所,菌圃可作为黑翅土白蚁食料的一部分。

黑翅土白蚁一般是一巢一王一后,但也常有多王多后共巢的现象。蚁巢大型,一个大型巢群内,工蚁、兵蚁和幼蚁数量可达200万只以上,工蚁所占比例达90%。黑翅土白蚁的成、壮年主巢入土壤深度可达2-3m。主巢的底径一般为50-60cm,一些甚至达到200cm,主巢腔高度与底径相当或大于底径。主巢腔顶部常有一个40-50cm大小的大菌圃,腔底有一个特制的泥盒子王室。同时主巢周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众多卫星菌圃,小则数十个,多则上百个。主巢向外部延伸出大小不等的拱形蚁道,连接各个菌圃,形成网络。主巢通出的主蚁道高度一般为5-6cm,一些10cm左右,一些甚至超过10cm。黑翅土白蚁的候飞室比较发达,多呈扁形条状腔室,长短不等,数量较多。候飞室由蚁道延伸至地面的土壤堆式状分群孔。分群孔数量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分飞前靠近蚁巢附近的地面出现成群分布的羽化孔突。分飞一般在气温达20℃以上的雨天,有翅成虫在19时前后从羽化孔中飞出,在暴雨中分飞。经短期群飞后,落地配对,脱翅钻入土壤中筑新巢,成为新蚁群的蚁后和蚁王。分飞的繁殖蚁具有趋光性。

黑翅土白蚁有翅成虫的数量波动较大,刚发育成熟的巢群产生有翅成虫的数量不多,常在2000头以下;巢群兴旺时期,产生的有翅成虫数量常在2000-9000头之间,最多可达17000头;巢群发育衰退后,产生的有翅成虫数量减少,有时仅150余头。分飞的有翅成虫中,雌虫比例一般在40%—60%之间,低于或超过这个范围的占12.50%,而雌雄比例大体相当的占总巢数的56.25%。

黑翅土白蚁巢群发育成熟产生了有翅成虫分飞后,一些出现间歇,间歇期不等,一些可连续几年产生有翅成虫分飞后才出现间歇。据深圳白蚁防治公司的专业消杀除虫灭鼠技术人员发现观察,黑翅土白蚁巢群隔年分飞的占50%,隔2年分飞的占40%,连年分飞的占10%。一般来说,巢群发育成熟初期,不连年产生有翅成虫分飞;之后虽连年产生有翅成虫分飞,但仅连续产生2-3年;巢群发育旺盛时期,则可连续4-5年产生有翅成虫分飞;巢群发育衰退后,则又不连年产生有翅成虫分飞。

从全国范围来看,黑翅土白蚁有翅成虫分飞多发生在4-6月,纬度越低,分飞发生越早。调查区域黑翅土白蚁有翅成虫分飞的具体时间不清楚,可能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

黑翅土白蚁有翅成虫的分飞,要求有充足的雨量,只有当土壤壤达到足够的湿度时,才能导致分飞发生。所以一般多在雷雨中或大雨后的傍晚发生分飞,这时气温多在19℃-20℃以上,相对湿度不低于80%,土壤壤已经充分湿润。这样的环境条件对新群体的建立十分有利。

有翅成虫分飞的飞行高度一般在5-15m,最高达30m左右。飞行的距离与分飞孔近的仅有6m,远的达到600-750m。飞行的距离与风向、风速有关,在顺风0.3m/s的风速情况下,有翅成虫的分飞距离可以达到120-743m。

分飞落地的有翅雌虫,会原地翘起腹部,不断地振动四翅进行引诱,雄虫多方探索、找寻,一旦接触双双脱去四翅进行追逐,寻找适宜场所开掘入土壤孔道,钻入建巢。入土壤孔道宽5mm-9mm,开掘时先将衔出的泥土壤松散地堆放在孔道上方土壤表,然后边向下掘土壤边填补上方的孔道,一旦建成2mm×2mm×1.5cm的巢腔时,入土壤孔道亦堵塞完毕。完成这项工作,约需1小时左右,巢腔入土壤深度在10cm-30cm之间。巢腔皱型造好后,脱翅成虫能分泌唾液与泥土壤巧妙粘合,把整个巢腔壁加工得光滑、细致、湿润。完成这一过程约需3-5天。

脱翅成虫入土壤后4-10天开始产卵,第一批卵71-98粒,约在20天内产完,每天产卵4-6粒,第一批卵产完后约有1-1.5个月的间歇期。

卵粒产出后,经36-47天即可孵化,以40-42天为普遍。自卵孵化到出现工蚁,最快只经历19天,最长的不超出30天,以21-24天为常见。其间经过3次蜕皮,1、2、3龄幼蚁龄期各约经历6-8天。幼蚁发育为兵蚁有一个前兵蚁龄期,前兵蚁是幼蚁经第2次蜕皮后分化出来的,再蜕皮一次就发育为兵蚁,多数巢群在未出现工蚁前就产生了前兵蚁,前兵蚁发育为兵蚁需经历11-12天,所以兵蚁往往晚于工蚁出现在巢内。实际上由幼蚁发育为工蚁和兵蚁都只经过3个龄期。

工蚁出现后,并不立即出巢取食,约经10-15天待工蚁具一定数量,且出现兵蚁后才筑路离开巢腔。随后,腔内堆积食料,数天后即出现一些颗粒状黑褐色的营养基质,进而将营养基质组合成树枝状或网状结构,一旦长出白球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后便成为疏松的、海绵状的菌圃,颜色亦由黑褐色逐步变为黄褐色。菌圃是工蚁将营养基质加工并接种培养出白球菌而形成的,它的出现是在建巢3.5-4个月以后。

当年分飞巢群发展到年底,巢内个体尚不足100头;发展到第2年底,巢内个体在300头以上;发展到第3年底,巢内个体数近5000头。单腔巢群从建巢开始到出现副巢,发展为两个以上的菌圃,需经历2-3年的时间。黑翅土白蚁初期巢群中,工蚁占23.6%-28.3%,兵蚁占1.6%-10.2%,幼蚁占65.3%-74.7%。

随着蚁群的新建、成长、兴旺、衰亡,蚁巢有一个从单腔到多腔,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巢区范围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发展变动过程。巢群新建之初100天内的蚁巢,为一个极简单的馒头形小空腔,周壁光滑,底面平坦,尚无菌圃及其他结构。一个月后的巢腔多为0.8cm高,底面椭圆形、平坦,一般长径1.5cm,短径1.0cm,没有外通的孔道,入土壤孔道已被填补,入土壤时堆在地表的松散土壤堆,经雨水淋溶早已消失,此时无任何外露迹象。工蚁产生后,随着取食活动的进行,出现了1、2条细小的蚁路,口径约0.1cm,在腔底开口,口呈喇叭形。新巢的入土壤深度在10cm-30cm之间,一般多在13cm左右。巢群继续发育后,腔室内开始出现菌圃,菌圃馒头状,通常恰好充满全腔,脱翅成虫居住在菌圃下,尚无特殊居室,仍可自由活动。深圳白蚁防治公司的专业消杀除虫灭鼠技术人员发现蚁路细小,断面半圆形,为数不多,不易发现。蚁路底宽0.3cm-1.5cm,高0.2cm-1.0cm。入土壤深度多在10cm-30cm之间,最深的入土壤深可达78cm。蚁巢进一步发育,则形成一个主巢和若干卫星巢(副巢)组成的复杂巢体结构。主巢内有菌圃、蚁王和蚁后,并有王宫;此时王宫结构简单,通常直接造在主巢腔壁内。卫星巢数目不等,通常亦有菌圃,但无王宫,不住蚁王、蚁后;具菌圃的卫星巢通常称为“卫星菌圃”(独立菌圃),它与主巢菌圃一样,内住大量工、兵蚁和幼蚁,也置卵;另有一些腔,大小、形式与卫星菌圃腔无大的差别,但内无菌圃,特称“空腔”,空腔通常亦有蚁路与主巢联系,有工、兵蚁往来,但一般不住白蚁。经进一步发展后,主巢入土壤深度达1m以上,巢区范围在2m以上。当白蚁群体能产生有翅成虫时,巢群即进入成年期,成年巢内蚁后显得特别肥胖,体长通常在40mm以上。黑翅土白蚁从分飞建巢到巢群出现新的有翅成虫分飞约需9-11年的时间。

研究显示,主巢菌圃含水量经常保持在55.0%-61.4%之间,平均为57.4%。同时,巢群具有调节水湿的功能,巢群从初建到成熟的发展变动中,主巢菌圃含水量不会因土壤质、蚁巢入土壤深度及周围土壤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而改变。由于巢体保湿需要较多的水份,因此黑翅土白蚁能在含水量19.7%-38.2%的酸性黄色粘壤土壤,或是在含水量为12.7%-26.7%的酸性黄色砂壤土壤中筑巢,但喜欢在含水量为25.1%-30.0%的黄色粘壤土壤和含水量为20.1%-25%的黄色砂壤土壤中建巢。

黑翅土白蚁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在一年中因温度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春季天气转暖时离巢外出活动。一般来说,4月上旬平均气温达到12℃以上至10月上旬左右为地面活动时期。气温较低时黑翅白蚁危害场地离巢较近。工蚁在地下筑建粗大蚁道取食活树的根部,或出土壤沿树干修筑颗粒较细致的泥路或泥线咬食树木的皮层,有时泥被环绕整个树干形成泥套。4月中旬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白蚁取食活动逐渐增加。20-28℃是白蚁活动的最适气温,白蚁活动猖獗。5-6月为第一个危害高峰。日平均温度超过32℃时,白蚁地表活动减弱或停止,但地下的取食活动并不停止。9-10月形成第二个活动高峰,到秋后天气转冷时逐渐转入巢内。重点活动场所均在阴暗的地方,活动在隐蔽的泥被、蚁路和被害物内部,蚁体始终不暴露出来。深圳白蚁防治公司的专业消杀除虫灭鼠技术人员发现黑翅土白蚁的取食活动范围超过800㎡。